首页 资讯 > > 正文

激活消费市场新引擎-快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23-04-10 12:12:40 分享到:


(资料图)

霓虹闪烁的夜经济,延长了场所营业时间、拓展了经济活动空间、扩大了产品服务供给,成为人们生活日益丰富的缩影,更是激活消费市场的新引擎。夜经济不止于夜市小吃摊上的舌尖美味,也有参与体验中的舒心便利和文化滋养后的余韵悠长。为了让夜经济的热度延续,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级和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利用好、挖掘好、保护好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因地制宜,打造专属套餐。夜经济不是简单地延长营业时间,更不是机械地把商品和服务放到晚上推出。当前,夜经济消费的主力正在快速迭代,光靠美食已经很难打动有更多消费需求的年轻人了。各地发展夜经济还得走心、走实,积极利用大数据剖析夜经济消费人群的消费喜好和期待,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供给,逐步摆脱以往的单一服务业态,延伸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因地制宜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专属夜间消费模式,释放消费活力。

精雕细琢,优化消费环境。如果管理跟不上,夜经济很容易沦为“脏乱差”的代表,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这一过程极为考验城市治理者的治理水平与智慧。要做好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加强夜间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配套设施和服务,形成一套可接受、易推广的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夜间城市交通拥堵、噪声污染、公共安全等问题;要推动数智赋能夜经济健康发展,比如搭建智慧化停车管理系统,深挖道路停车泊位资源,把消费券可用时间更多地向夜晚倾斜,线上线下联动全面提振消费市场。

别出心裁,凝练文化内涵。夜经济的触角不断丰富与扩展,文化底蕴应是其不变的基因。运用声光电技术,夜间造景虽已是城市夜游项目最普遍也最初级的开发方式,但文化IP赋能不够、产品内容乏善可陈、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仍是制约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要重视文化内核,充分挖掘城市特色文化,还可以将民俗元素融入夜经济的活动设计,并根据当地自然景观与历史特征,打造经济聚集区,引导本土老字号企业积极参与,形成独一无二的夜经济品牌名片。

各地夜经济持续升温,成为助推城市竞争力和产业提档升级的“新赛道”。甘肃兰州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重点打造夜食、夜购、夜游等多业态并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国潮汉风·夜彭城”江苏徐州文旅品牌以突出“汉文化、徐州味、烟火气、时尚潮”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批夜间特色旅游产品;上海加快建设“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构建政企协共管共治夜间经济发展新模式……

城市重新定义了“夜”,入夜街头巷尾各类消费主体又升腾起熟悉的烟火气。发展夜经济,不仅是扩大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从传统夜市、地摊到商圈,从灯光秀到文体休闲、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多样的消费形式,为消费者创造出更高品质、差异化的夜间消费场景,也让这城市的夜晚越夜越美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静原)

关键词:

x 广告

青海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8万元 推进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10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省社会保险服务局继续加大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落实力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