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环球讯息:文博日历丨“陶”世界!五千多年前的人这么“玩”泥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日期:2023-06-17 09:58:37 分享到:

五千多年前的古人

如何表现他们眼中的

日月更替和大千世界?


(资料图片)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白衣彩陶钵

用几何学画出的图案

体现了古人对美学的追求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特产”

因此仰韶文化一度被称为“彩陶文化”

白衣彩陶又因图案多样、色彩明快

成为“扛把子”

这件白衣彩陶钵“大肚子、溜肩膀”

看起来有些头重脚轻

泥质红陶让它相貌平平

身上的图案却让它与众不同

陶钵的“肩膀”上

是近乎对称的黑白花纹

圆、方、三角、月牙等图案相互叠错

画面构图匀整 色彩对比强烈

在彩陶的“祖籍”大河村

有60多种彩陶图案

几何形约占70%

这种成组、对称的图案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

对称和均分的概念

研究人员认为 在这些点线面的背后

是五千多年前人们对几何学的认识

彩陶碎片上的日月星辰

或许是古人仰望星空的“观星感”

在已经出土的彩陶碎片中

有不少太阳和月亮等图案

这在史前文化遗址中并不多见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仰望星空

并画下了这些“观星感”

研究人员还在一件陶钵上

发现了12个太阳图案

和24个连成圈的三角形

根据推测 这很可能代表了日、月、年

而且彩陶上的月亮图案

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说明古人已经初步了解日月运行的规律

这些“简易版”的日月星辰

或许就是他们理解的浩瀚宇宙

因此大河村又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天下第一屋”

这就是五千多年前的“三室一厅”

古人画下的几何学和“观星感”

已经让人震撼

没想到他们还用制陶技术

“烧”出了“三室一厅”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介绍。(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在大河村遗址

可以看到一处50平方米

带套间的“三室一厅”

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屋”

中国北方民居的“鼻祖”

△大河村遗迹。(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以木为骨 以草为筋

拌泥砌筑建成后 像烧制陶器一样

用火内外煅烧整个房屋

“木骨整塑”陶房的建筑方法虽然复杂

却让古人实现“消费升级”

他们搬出半地穴式房屋

远离低矮、阴冷、潮湿

房屋也变得更结实

经过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

房基依然清晰可见

仰望星空 深邃而悠远

古人们伫立在这片沃土之上

认知自然 了解自我

他们上下求索

收获的是智慧

更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郑州博物馆 总台河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关键词:

x 广告

青海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8万元 推进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10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省社会保险服务局继续加大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落实力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